近年来,全州水利系统深入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十六字治水思路,锚定打造“三区两地”、建设“五个湘西”目标,聚焦水利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,注重以“传帮带”为突破口,构建“老带新、强带弱、师带徒”的培养模式,推动水利人才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,目前共培养高级工程师19名,中级工程师24名;中青年干部51人,占比达到40%以上,为推动全州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了人才基石。
一、注重“三个引导”,着力构建“传帮带”责任体系。一是思想引导促成长。实施水利干部理论铸魂工程,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深学细悟,在学习中升华思想,在思考中深化认识,在交流中凝聚合力,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牢固树立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理念,注重运用“发现问题靠党建、分析问题靠党建、解决问题看党建”的逻辑思维,通过形式多样的“干部课堂”,分类抓好防汛减灾、规划编制、项目推进、生态环保等水利专业理论学习教育,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水利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,做到必学与应学相结合、党性修养和专业素养双提升。二是组织引导促成长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,认真落实州委关于人才建设的部署要求,建立完善局党组统一领导、党建人事科室牵头抓总、业务科室各司其职、州县两级联动、水利行业积极参与的水利人才工作格局。注重系统谋划,严格按照省水利厅《关于深入实施“六项计划”强化水利高质量发展干部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》的要求,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。完善人才引进、职称评聘、教育培训、评价考核等相关机制,构建水利人才工作新格局。实施人才梯队培养,明确“导师制”责任清单,将传帮带成效纳入对科室和干部个人的绩效考核。三是导师引导促成长。探索建立“双导师”制度,为青年水利人才配备“业务导师”和“作风导师”,既传技术,又带思想。紧扣防汛抗旱、项目建设、河库治理等水利重点工作,持续开展“一带三”师徒结对活动,即“一名水利高级工程师带三名年轻水利干部”,明确两年为一周期,针对岗位职责和业务需要细化培养方案,并将基层锻炼、业务能力、工作实绩作为青年干部职工提拔晋级的必要条件。
二、聚焦“五个重点”,着力搭建“传帮带”成长平台。一是让青年干部在湘西水网建设中挑大梁。深入开展水利项目建设提速年行动,结合“党建进工地、支部在项目上”工作,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青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安排水利青年骨干在重点水利工程一线“墩苗”锻炼、担任“技术助理”,由水利行业资深专家现场指导,去年实施水利项目199个,落实水利投资27.43亿元,完成水利项目投资30亿元,水利投资再创历史新高;完成增发国债水利项目投资18.56亿元,占全州国债资金总额的85%,实现了项目提速和干部成长相促进。二是让青年干部在扛牢防汛天职中当先锋。防汛抗灾是水利部门的神圣天职,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,采取“班子成员带队检查,骨干工程师分组包干,青年干部学习观摩”方式,深入开展防汛及安全大排查大检查,全面压实672座水库、765口骨干山塘、1128处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汛责任,对水利工程隐患拉条挂账、动态清零、科学管控,连续三年实现“未垮一库一塘一坝,未伤亡一人”目标。同时,把安全、质量、管理、责任意识根植于每一名水利干部的心中,做到心有所感、心有所悟、心有所行。三是让青年干部在河湖系统治理中打头阵。切实树牢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以“河畅、岸绿、水清、景美”为目标,深入开展“党建+河长制”工作,进一步强化青年干部抓好河长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将守护绿水青山的“红色力量”转化为河湖保护治理的“绿色引擎”。广大水利青年干部积极响应省总河长令和州委州政府部署要求,积极参加世界水日、中国水周、节水宣传“六进”、“河小青”系列活动,推进河湖库“清四乱”常态化规范化,为实现湘西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贡献青春力量。四是让青年干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建新功。发动青年干部勇挑乡村振兴水利重任,深入开展“走找想促”“四下基层”活动,用脚步丈量民情、用真情听取民声、用实招破解民忧,对农村饮水安全进行大排查,系统解决部分村季节性缺水问题,有力推进农村供水“三化”建设,全州自来水普及率达92.09%、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34.46%。顺利办结一批涉水民生实事,新增蓄水能力515万立方米,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万亩。积极投身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“三年”行动,全州累计完成投资4.1亿元,清淤整治农村小水源1200处,整修山塘2743口,畅通“中梗阻”渠道263公里,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保障能力7.5万亩,广大群众对水利工作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。五是让青年干部在清廉水利建设中作表率。青年干部是水利事业的未来和希望,也是廉政建设的生力军。注重加强对青年干部廉政教育,扣紧扣好廉洁从政的“第一粒扣子”,深入推进水利清廉机关建设,让青年干部通过参与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、水利行业公共资源教育突出问题、水利营商环境专项整治,常思贪欲之害、常怀律己之心、常敲廉洁之钟,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,为党和人民的水利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三、把握“三个关键”,着力营造“传帮带”浓厚氛围。一是面对面传教。注重发挥老干部、老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以“面对面”座谈会形式,邀请退休老专家为青年干部讲述治水故事。选树离退休老干部提出“保靖幸福河流建设规划”纳入全省“幸福河流”建设规划并成功申报的典型事迹,展现老干部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作风,让青年干部感受到学有榜样、学有示范,促进涌现出了“全州优秀共产党员”周国文等一批扎根水利、甘于奉献的先进典型。二是手把手练。利用编制“十五五”水安全保障规划时机,通过领导干部靠前指导、高级工程师理论授课、典型案例观摩教学、交流研讨等方式开展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培训,以学促干、以干践行,推动水利骨干力量成长为“领头雁”。开展“我是党员我带头、我的岗位我负责”、党建“1+1”进大兴寨水库工地、党员示范岗创先争优活动,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掌握“下基层、进工地、看项目、见实情、接地气”的工作技能,逐步让“年轻力量”成为“中坚力量”。三是心贴心带。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爱护相结合,通过建立各种内部沟通渠道,开展形式多样的谈心谈话、困难慰问、文体活动等, 切实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。举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、“水利青年话清廉”文化沙龙,先后选派12名青年干部参加州委巡察、州委党校中青班学习、到乡镇挂职等,搭建“互学互鉴”平台。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,开展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研讨,让青年干部畅所欲言谈体会,达到了交流思想、找准方向、凝心聚力的良好效果。
州水利局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,继续发扬“传帮带”传统,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,进一步明确“传帮带”的目标任务、方法途径和考核评价标准,通过用好“传帮带”铺就年轻干部成长“高速路”,为打造“三区两地”、建设“五个湘西”培养更多优秀的水利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