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生土长的永顺人,从小吃的是腊肉,喝的是清泉,脚下踩着丛生的蓬蒿,伸手抓过一株狗尾巴草,绕一圈,打个结,它就成了童年里最镌永的玩物。大山当作父亲,暖风当作母亲,与鸣虫野果相伴,走过泥泞的小路,烟火味充斥整个村庄。
童年的记忆总是泛着光,我那时刚上小学,有了自己的零花钱,那些日子生活很慢,快乐很简单。对于懵懂的我来说,快乐于我,是每天早上放在我枕前的两元钱,是五角钱就能买到的“唐僧肉”、“一根葱”、“红油薯片”,是一元钱两个的“油粑粑”和三元钱的“香妃卷”。一天份的快乐,两元足矣。
夕阳无限好,可近了黄昏,终是要破旧立新,点燃新的希望。
以前的早晨,我听到鸟鸣,听到鸡叫,大家都和太阳比早。街上的新鲜水果、蔬菜琳琅满目,应接不睱,就算是跟汤显祖笔下的满园春色相较,也毫不逊色。早街上最常见的是背篓,左摇右晃,老人们蹒跚的步履走出了永顺的小街,老一辈的人们是永顺的根,是快要西下的夕阳,是一个时代的落幕,却也助力新生事物的扬帆起航。书包里塞满对未来的期望,芊芊学生从四面八方而来,踏上希望的征程,他们不久就要远航。
时代的齿轮飞来转动,大山的孩子,向前奔跑!
我在梦里振翅飞翔,越过时间的长河,昨天已成过去,今天就是未来,如今我已经是高中生,我见证着座机变成移动智能手机,坑坑洼洼的马路修得平平整整,马路边装上了红绿灯,就连公交车都历经了改朝换代,路上的“板板车”早已不见了踪迹,拖拉机成了稀厅玩意。三、四元钱就能喝得起奶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永顺的街上流淌着新鲜血液,昔日里的小小背篓摇身一变成了名牌包包,经过了时代洪流的冲刷,这是一场前进的革命。
生活在信息时代中,一分一秒必然如白驹过隙。现在的生活很快,讲对错,讲效率,如今人们不再事事都促膝长谈,即使相隔万里,也能借科技之刀,看见新人的面庞,倾听家乡的声音,足不出户,却能晓尽天下事,互联网包罗万象,想要的东西动动手指就能搞定。曾经封闭落后的永顺受到了科技的沐浴,换上了新衣裳,有了新的面貌,这何尝不是发展、进步,这何尝不是一个“新”的永顺。
我目睹永顺的进步,望见时代的前行,所以我说,这是变,这是“巨”变。
- 上一篇:神秘湘西
- 下一篇:湖南吉首:“党建+”盘活村级集体经济“造血活血”功能